生活知识大全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知识 > 生活百科 > 正文

目录

1,熟读唐诗三百首 的下一句是什么

熟读唐诗三百首 的下一句是什么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这是清乾隆蘅塘退土孙洙对《唐诗三百首》的题词,充分评价了唐诗三百首的意义和功用。。通过背诵,变别人的为自己的,化知识为生命,这可能是很聪明的选择。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材料要精,不要泛。读就要读最好的三百首,最有代表性的三百首,而不是其他。第二,要熟读。三百首要反过来复过去的读,读到透读到烂为止。

2,“熟读唐诗三百首”的下一句是什么?

"熟读唐诗三百首"的下一句是”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是清乾隆蘅塘退土孙洙对《唐诗三百首》的题词,《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有,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 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此后 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难以全读。 于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诗三百首 (唐诗选集)

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的出处是。。。

1,该句出自清代孙洙编辑的《唐诗三百首》序言中。 2,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常读唐诗三百首,即使不会自己作诗也会吟诵诗歌。通过反复朗读、背诵,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吸收古人的智慧,体会作者的内在思想感情,从而能够吟诵。 清朝乾隆进士、蘅塘退士孙洙的这句名言,流传二百余年,至今脍炙人口,常用来阐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或者指长时间被诗词熏陶,怎么也会受影响。 扩展资料 多读知义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诵读优秀古诗文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都佐证了这个道理。有了丰富的积累,欲于表达之情自会油然而升。 熟读背诵是学习诗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熟读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对诗的韵味、声律、意境等有较好的理解。这是其合理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孙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