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大全网

当前位置: 生活知识 > 热点跟踪 >

比李白更狂的诗人,一生悲惨流放却死不认输,被人封为“诗豪”!

时间:2021-12-07 13:22人气:来源: 未知
关注
确定取消

就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一样,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因为自己鲜明的诗歌风格,而在江湖上荣膺“诗豪”的名号。

刘禹锡的一生,是在不断被打击中,不断反击的一生。他虽然在政治上不断地被排挤,被打击,被流放,但从没低头认输,反而是愈挫愈勇,豪情万千。他经常以诗歌作为武器,无情地嘲讽和打击着他的对手。

刘禹锡在诗歌创作上,自立门户,不断创新,写出大量雄浑苍劲、耳熟能详的诗歌。但广大文艺青年关于他的最初记忆,很可能不是诗歌,而是中学课本中的那篇短文《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而喜欢《还珠格格》的小年轻们,现在脑海中应该也还常常萦绕着“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的旋律。其实这句歌词的源于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李白的《赠汪伦》中,有“忽闻岸上踏歌声”之句。踏歌,是唐代所盛行的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娱乐形式,在刘禹锡的《竹枝词》中,也描写了这种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场景: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最后一句的真意乃是“道是无情却有情”,该句以其浑然天成的谐音谐趣,成为唐诗中一枝清丽的花朵。这种充满了文字趣味和美感的诗句,极能表现诗人天才的想象力和超凡的文字使用能力,也是古往今来文人们的最爱。

自古诗人都喜欢在春天高歌猛进,比如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而在秋天,诗人的创作都偏向阴沉。比如同样是秋日的旷野,同样是不得志的人生,杜工部吟出了“万里悲秋常作客”,但正被贬为朗州司马的刘禹锡却没有犯诗人悲秋的职业病,而是写下了这首昂扬向上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从这首诗里你恐怕根本看不出他被贬官,还以为他刚升官呢,这就叫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让人不得不佩服他总能这么嗨。“诗豪”这个称号如果不给他,也实在不好意思给其他人。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