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大全网

当前位置: 生活知识 > 热点跟踪 >

沧州这些学校撤并,市区亚龙湾小区入学划片也定了

时间:2021-12-08 06:58人气:来源: 未知
关注
确定取消

沧州这些学校撤并,市区亚龙湾小区入学划片也定了

网友诉求:沧州亚龙湾小区没有划片中小学,急坏父母

我是亚龙湾业主,目前我们小区没有划片的小学和初中,很多业主适龄子女着急上学,面临无处就学问题,望领导尽早解决孩子们的就学问题,谢谢。

沧州市教育局 回复:

亚龙湾的初中入学划片暂时划到14中片区,小学入学需要咨询运河区教育局。

沧州市临海路小学教学楼工程招标公告

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沧州市临海路小学教学楼工程已由沧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沧发改招标核准2017-19批准建设,建设资金来自财政资金,招标人为沧州市运河区教育文化体育局。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教学楼工程施工进行公开招标。

工程名称:沧州市临海路小学教学楼工程

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约10996.16㎡

工程地点:沧州市临海路以南、瀛海路以北、朝阳大道以东、浮阳大道以西

招标范围: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所含全部施工内容

计划工期:168日历天(计划开工时间:2018年6月1日,计划竣工时间:2018年11月15日)

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合格标准

资金来源:已落实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乡村义务教育,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到2020年,基本补齐两类学校短板,为乡村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沧州这些学校撤并,市区亚龙湾小区入学划片也定了

两类学校

乡村小规模学校(指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以下统称两类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补齐两类学校短板,进一步振兴乡村教育,两类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达到所在省份确定的基本办学标准,经费投入与使用制度更加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满足两类学校教育教学和提高教育质量实际需要,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乡村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沧州这些学校撤并,市区亚龙湾小区入学划片也定了

配齐配强乡村教师

编制实行编制倾斜政策对小规模学校实行编制倾斜政策,按照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编制;对寄宿制学校应根据教学、管理实际需要,通过统筹现有编制资源、加大调剂力度等方式适当增加编制。各省(区、市)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核定标准和实施办法。岗位向乡村适当倾斜推进县域内同学段学校岗位结构协调并向乡村适当倾斜,努力使乡村学校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不低于城镇同学段学校。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按照核定的编制,及时为乡村学校配备合格教师,保障所有班级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保障小规模学校少先队辅导员配备。各省(区、市)要统筹制定寄宿制学校宿管、食堂、安保等工勤服务人员及卫生人员配备标准,满足学校生活服务基本需要。盘活编制存量严格执行教职工编制标准,严格教师准入,为义务教育学校配齐合格教师。加快实行教职工编制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盘活编制存量,统筹调配城乡教师资源,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或者挤占挪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地区长期聘用编外教师问题。

沧州这些学校撤并,市区亚龙湾小区入学划片也定了

职称任教经历作为申报职称条件将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重要条件。乡村教师职称即评即聘切实落实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政策,并优先满足小规模学校需要,保障乡村教师职称即评即聘。

沧州这些学校撤并,市区亚龙湾小区入学划片也定了

待遇工资总量向两类学校倾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向两类学校适当倾斜,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实行差别化补助认真落实乡村教师享受乡镇工作补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因地制宜稳步扩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并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纳入保障房体系切实落实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坚持从实际出发合理布局,加大艰苦边远地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力度,保障教师基本工作和生活条件;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应配建教师周转宿舍;交通较为便利、距离相对较近的地方,可在乡镇寄宿制学校内或周边集中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关心乡村教师生活,为教师走教提供交通帮助与支持。

沧州这些学校撤并,市区亚龙湾小区入学划片也定了

学校布局更加合理

1—3年级学生不寄宿原则上小学1—3年级学生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路途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4—6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在住宿、生活、交通、安全等有保障的前提下可适当寄宿,具体由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确定。这样设置小学在人口较为集中、生源有保障的村单独或与相邻村联合设置完全小学;地处偏远、生源较少的地方,一般在村设置低年级学段的小规模学校,在乡镇设置寄宿制中心学校,满足本地学生寄宿学习需求。坚持办好民族地区学校、国门学校和边境学校。应留必留、先建后撤

布局规划中涉及到小规模学校撤并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因地制宜确定,但要按照“科学评估、应留必留、先建后撤、积极稳妥”的原则从严掌握。学校撤并原则上只针对生源极少的小规模学校,并应有适当的过渡期,视生源情况再作必要的调整。对已经撤并的小规模学校,由于当地生源增加等原因确有必要恢复办学的,要按程序恢复。

坚决防止因布局不合理导致辍学各地要通过满足就近入学需求、解决上下学交通服务、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等措施,坚决防止因为学校布局不合理导致学生上学困难甚至辍学。

沧州这些学校撤并,市区亚龙湾小区入学划片也定了

提高办学水平

发挥中心校统筹作用强化乡镇中心学校统筹、辐射和指导作用,推进乡镇中心学校和同乡镇的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协同式发展、综合性考评,实行中心学校校长负责制;将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教师作为同一学校的教师“一并定岗、统筹使用、轮流任教”。统一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研活动和教师管理,推进教师集体教研备课,统筹排课,音乐、体育、美术和外语等学科教师可实行走教,并建立相应的政策支持机制。中心学校要统筹加强控辍保学工作,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联控联保工作机制。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硬件建设,充分利用卫星、光纤、移动互联网等,加快实现两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结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要求,以外语、艺术、科学课程为重点,涵盖所有学科,引进或开发幕课、微课等课程,提供丰富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保障两类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弥补师资力量不足等短板。发挥好优质学校、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同步课堂、公开课、在线答疑辅导等方式,促进两类学校师生与优质学校师生共同在线上课、教研和交流。研究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科学分析和监测两类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基于精确数据,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发挥政府在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积极运用市场机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软硬件建设。遴选县域内经验丰富的教研人员、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赴两类学校开展经常性指导,提高发展和应用“互联网+教育”水平。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