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中国还是军阀混战的北洋时代。但当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段祺瑞还是选择加入了英法组成的协约国。搭乘顺风车使得中国成为了一战的战胜国之一。对于当时积贫的中国来说,战后协约国在巴黎召开的和会应该是身为战胜国的中国宣誓主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最好机会。
中国青岛曾被德国租借,成为其太平洋海军的驻地。一战胜利后,中国本应该顺利收回青岛,但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却提出想要继承德国在青岛的一切特权。作为当时远东的第一强国,日本无论是国际影响力还是综合实力,在英法眼中都远超中国。
但参加和会的其他中小国家对中国的遭遇普遍抱有同情,再加上时任中国大使的顾维钧在和会上据理力争,使得英法列强有所顾忌,不敢公开表态支持日本。在这关乎中国主权的关键时刻,刚刚在英法的扶持下复国的波兰竟然公开表态支持日本占据青岛。
在波兰的支持下,再无顾忌的西方列强默认了日本制定了关于青岛问题的二十一条,强迫当时的民国政府承认,并将青岛交给日本。随后,代表青年觉醒的五四运动爆发,中国革命运动在此刺激下进入新的时期。
好景不长,一战后短暂的三十年和平结束。1937年,日本蓄谋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国此时刚刚结束军阀混战,国力积弱,无力抵挡日本凶猛的攻势。民国政府寄希望于英美国家的调停,待中央军四十个德械师整装完成再与日本一较高下。
很多国家此时也都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英美也不愿意看到日本法西斯全面占领中国。但是在国际上,又是波兰站出来,公开支持日本侵华战争。看到这,可能很多读者会纳闷:和中日都没啥关系的波兰,为什么如此仇视中国!但真相就是落后的国家就要被迫挨打。有的国家会选择漠不关,有的国家选择拍手称快。只有自身的强大才是根本,这是二战中国人血的教训。
1939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希特勒和苏联共同瓜分了欧洲的裹脚布——波兰。德军出动几千架飞机,上千辆坦克,共计150万精锐部队,沿着波兰的大路疯狂突进。仅仅一小时,波兰前线军队便全线崩溃。
随后,在波兰平原上,德军坦克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一个月就占领了半个波兰。到处搅风搅雨的波兰反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个亡国的国家。而波兰曾经看不起的中国却用血肉抵挡了日本法西斯十四年,最后赢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