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大全网

当前位置: 生活知识 > 热点跟踪 >

澳门 · 街的故事

时间:2021-12-09 04:34人气:来源: 未知
关注
确定取消

你知道吗?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澳门比香港早了200多年呢!

1

葡萄牙拿下澳门靠哪招?

15世纪和16世纪地理大发现时期,也是葡萄牙的黄金年代,他们一直想在中国建立一个殖民据点,经历了屯门和漳州失败后,葡萄牙人将目光锁定在了澳门。

大约在1553年,葡萄人借口航船触礁,舱内进水,船上货物浸湿,请求在澳门租地晾晒,并通过贿赂广东海道副使汪柏,获准登陆,从此开始在澳门定居并进行贸易,将这里变成连结欧亚的重要港口。

澳门 · 街的故事

葡萄牙人当年登陆的位置就是妈阁庙,询问当地人这里是哪里时,当地人以为是问妈阁庙,就回答了「妈阁」,Macau这个葡文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图片:澳门海事博物馆模型。

葡萄牙人1583年成立澳门议事会,进行自治管理,但每年付500两白银于明朝政府为地租银,到1616年,卡拉斯科被任命为澳督,但并没有到任。直到1623年,下一任澳督马士加路也正式到澳门就职。1845年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容许外国商船停泊进行贸易活动,1849年澳门总督亚马留被刺杀后,清军与葡军交火,最终清军战败,澳门半岛全面沦为殖民地。葡萄牙又于1851年和1864年占领了凼仔和路环两岛。

澳门 · 街的故事

1840-1900澳门地图网络图片

因此,澳门沦为葡萄牙殖民地是一个逐步演变的历史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2

走进澳门街

老一辈人经常形容澳门是「澳门街」,意思是指澳门有如一条街道那么小。但澳门街道确实与别不同,不仅设计极具特色,形成和命名也蕴含着一段段历史故事,是了解澳门的最佳方式之一。

  • 百变的街道牌

十九世纪中叶,澳葡政府占领澳门半岛以北的土地,同时展开内港填海工程,建成大批全新街道,第一次决定为街道进行命名。经过两年准备工作,1869年7月26日,540条街道名称正式刊宪,第一批街牌在1872年设立,全部以云石制成,长方形状,上面只刻有葡文名称。

澳门 · 街的故事

到了20世纪初期,水泥制街牌开始出现,取代第一代街牌,设计为如今街牌的雏型,而且添加了街道的中文名字,上半部分为葡文,下半部分为中文。

内容上,除了「大三巴街」、「卖草地街」这些以地点、居民生活内容为主的名字外,澳葡政府为了加深葡萄牙文化在澳门的地位,开始加入了葡国官员、澳门总督或历史人物命名的街道,例如「高士德大马路」、「罗理基博士大马路」等。

澳门难得一见新旧街牌同时存在的街道,右边的街牌为回归后最新版本。

第三代街牌开始以葡萄牙瓷砖画艺术作为模板,蓝色和白色的主调,充满欧陆风情,设计上四分之三面积为葡文,中文占四分之一。这款街牌沿用了半个世纪,成为澳门街道的特色之一。

1999年回归后,不少瓷砖街牌得以保存,但澳门民政总署在设计上作出修改。经过调整,如今的街牌,中文在上,葡文在下,空间各占一半,而中文字改为横书。不过,于2005年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澳门历史城区」就继续沿用第三代街牌,像是妈阁庙前地,议事亭前地,大三巴街等;而一些葡文名称太长的街牌同样沿用第三代版本。(所以很多第一次去澳门的朋友都会吐槽说,这街名太复杂了,记不住啊!)

澳门 · 街的故事

  • 澳门有个荷兰园?

林立了不少南欧建筑风格的澳门塔石广场一带,有条街叫做「肥利喇亚美打大马路」,可澳门人从来都不会用这个名字,他们会告诉你,这是「荷兰园」。

葡萄牙人占领澳门后,这里就成了欧洲在中国最早的据点,具有极大的商业和战略价值,当时的欧洲另一个海上霸权荷兰也在打澳门的主意,1622年6月,荷兰人派出10多艘战舰,过千名士兵攻打澳门,但最终败在葡萄牙非正规军队和当地黑奴手下(荷兰人看攻打澳门不成,才转去攻打澎湖,之后占领台湾)。

澳门 · 街的故事

葡荷澳门战役图

葡萄牙军为了安置荷兰军的战俘,就临时搭建了名为「荷兰园」的收容所,荷兰人开始在澳门生活。后来这条马路就被当地人称为「荷兰园大马路」。

塔石广场

  • 街名凸显信仰多元

葡萄牙人来澳门后,选择聚居之处时,总要考虑一定的条件,其中宗教信仰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们会以教堂为住处中心,而中国居民的住处,也有靠向庙宇发展的情况出现。因此澳门街道名称,有以天主教教堂、神职人员及修道院为中心发展的名称,也有以庙宇为名的街道。足见澳门尊重信仰自由,文化多元的印记。

「花王堂街」:当地的「圣安多尼教堂」是澳门三大古老教堂之一,在2005年被列入澳门历史城区名录。教堂内所奉的「圣安多尼」又被称为「婚姻主保」,就像是月老,因此许多教友都选择在此举行婚礼,并以鲜花装饰,当地居民便称这座教堂为「花王堂」。每年6月中旬,传教士们还会在圣安多尼教堂举行节庆巡游和弥撒活动,吸引游客驻足观赏。

  • 街名火到成了电视剧名

2000年香港无线电视推出一部名叫《十月初五的月光》的电视剧,引起观众热烈回响。这个故事以澳门十月初五日街为背景,讲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和爱情。

可惜,影视作品与现实总是有落差的,十月初五日街这个名字的由来一点也不浪漫。1910年10月5日葡萄牙发生革命起义,推翻了帝制建立共和国,后来澳葡政府为了纪念这件事,特别选了澳门一条繁荣的街道,改名为「十月初五日街」,而这条街的本名其实是泗街。

澳门 · 街的故事

小信息:澳门街道长年受到香港及台湾电影导演的青睐,纷涌而至拍电影,作品包括 《2046》(福隆新街里的新华大饭店)、《伊莎贝拉》、《放逐》、《暗花》、《游龙戏凤》、《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等。

  • 街名中的痛苦回忆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澳门在历史上曾经是西方掠卖华工的基地。澳葡政府在19世纪五十年代,允许经营人口贩卖。由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及澳门人组成的人口贩卖公司把一些被迫签下近10年卖身契的华人,途经澳门送到南美洲从事体力劳动工作,他们在送去上船前就被困于澳门的苦力围(聚龙里)一带。由于环境恶劣,无数人在抵达南美之前已经死于被困的建筑物或船上,大部分更未能在工作合约完成之时回乡。而这个非法事业盛行达30年之久,至到1873年才被澳葡政府废止。根据1874年的政府文件纪录,从1865-1873年,从澳门出口的华工达至182,000多人,其中运往古巴的共有346航次,94,600多人;运往秘鲁的有83,100多人;其余地区有300多人。

  • 翻译之浪漫

澳门如今最火的打卡位,莫过于恋爱巷了。这条位于大三巴牌坊正面左边的一条小巷,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一直未有确切记载。澳门人比较认同的一个说法是,恋爱巷的葡文名称为Travessa da Paix?o,"Paix?o”可解释为迷恋和热情,而面对牌坊正面右边的另一条街,大三巴右街(Rua da Ressurreio)当中的 “Ressurreio”是「复活」的意思。因而有人认为这个 “Paix?o”真实的意思可能跟对宗教的热情有关。

3

你必须知道的澳门历史城区

几百年来中西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相互碰撞、交流,形成了澳门独特的文化氛围,也造就了澳门的「历史城区」。

历史城区是一片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以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包括22座建筑及8个广场前地。2005年7月15日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片区域基本上保持了当年的原貌,并开创了许多“中国之最”。如最早一批天主教堂建筑、最古老的教堂遗址、最古老的西式炮台群、最古老的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坟场、第一座西式剧院、第一座现代化灯塔、第一所西式大学、西式医院、外文报纸等等。这个大范围的建筑群,呈现着海港城市和传统中葡聚居地的一切典型特色,包括中西文化融汇交流的特点。

下次去澳门记得全部打一遍卡哟!

澳门 · 街的故事

4

澳门档案懒人包

  • 欧洲列强在东亚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殖民地

  • 1999年12月20日回归

  • 面积:32.9平方公里(2019年9月)

  • 人口:670,900人(2019年3月)

  • 人均GDP:8.26万美元(2018),根据2018 IMF数据,位居卢森堡(逾10万美元),瑞士(8.358万美元)之后,世界第三

  • 最大经济产业:博彩业,1847年开始合法化,1999年回归后是中国唯一合法经营赌场的地区。2006年超越拉斯韦加斯,成为全球第一赌城。

  • 2002年赌权开放,形成三正三副,共六张赌牌,截至2018年底,全澳共有41间娱乐场,其中25间开设于澳门半岛,余下16间则设在凼仔。在总体娱乐场数目当中,「澳博」占22间、「银河」占6间、「威尼斯人」占5间、「新濠博亚」占4间、「永利」占2间及「美高梅」占2间娱乐场。

    赌收最高纪录:2013年3607.5亿元澳门元(2018年收入创第四高,为3028.46亿澳门元)

    澳门政府对博彩专营权的博彩企业直接税税率为35%,以2018年计算,政府总收入为1342.04亿澳门元,博彩税占总收入近八成。

    荷官:澳门政府公开承诺不聘用外地雇员人任职

    此外,澳门逸园赛狗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7月20日正式结束了经营84年的赛狗活动。

  • 现金分享(派钱):2008年由时任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提出,目的是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抗击通胀及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至2019年共发放12次,数额从永久居民5000澳门元,非永久3000澳门元,不断递增至如今的永久居民10000澳门元,非永久居民6000澳门元

  • 教育发展:大中华地区第一个实现15年免费教育的地方(2007年),目前非高等教育教师年收入平均数为46万澳门元

  • 定位:粤港澳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之一;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一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一平台);中外文化交流基地(一基地)

澳门 · 街的故事

作者

凤凰卫视记者

胡小童

编辑:林梓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