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大全网

当前位置: 生活知识 > 热点跟踪 >

沈琼枝主要事件:女人的靠山是谁?《儒林外史》中的沈琼枝给出了

时间:2021-11-28 17:02人气:来源: 未知

每个女人都追求幸福,都想获得美好的人生,但在现实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和困惑。

比如,女性怎样才能立足于社会?在婚姻上该如何选择?求职中遇到性别歧视该怎么办?遭遇意外事件,为什么有人能够轻松化解,而有人却茫然失措,生活一地鸡毛?

面对这些困惑和难题,我们该如何去应对解决呢?

那我们不妨读一读《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他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沈琼枝给人印象深刻,因为她虽然生活在明朝,却具有现代女性的特质。沈琼枝或许能给当今的女性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自尊自强,不依附他人

沈琼枝与扬州城宋盐商将要成婚之际,发现不是做正室而是做妾,于是愤然离开宋家,到南京自谋生路。

宋盐商家有多富呢?

沈琼枝在宋家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一个小木门里进去,三间楠木厅,一个大院落,堆满了太湖石的山子。沿着那山石走到左边一条小巷,串入一个花园内。竹树交加,亭台轩敞,一个极宽的金鱼池,池子旁边,都是朱红栏杆,夹着一带走廊,走到廊尽头处,一个小小月洞,四扇金漆门……”。

书中没有写宋盐商有多少财富,但是从上面的描绘,我们可以断定他是个土豪。

如果沈琼枝嫁给这个盐商,那无疑会过上舒适富足的生活,但身份却是个小妾。

小妾只是男人的玩物和附属品。

这种身份沈琼枝是不能接受的,她宁可抛弃唾手可得的豪门生活,也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人格,所以她逃离了宋家。

沈琼枝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沈琼枝精工顾绣,会做诗文,在今天看来她是个知识女性。所以在道德精神层面,沈琼枝有自己的追求,她不愿做盐商的小妾,除了身份有失尊严以外,还因为她发现这个盐商人品太差,设一个做正室的局来引她入套做小妾。

当知县问她为何携款逃婚时,她说:“宋为富强占良人为妾,我父亲和他涉了讼,他买嘱知县,将我父亲断输了,这是我不共戴天之仇,况且我虽不才,也颇知文墨,怎么肯把一个张耳之妻去事外黄佣奴?故此逃了出来,这是真的。”她说明逃出来的原因一是因为宋为富行为不端,伤害了父亲,二是因为宋的德才配不上自己。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共同理想和共同语言,不在一个档次上。

对沈琼枝来说,在婚姻上宁愿选择人品和才能和自己般配的,也不会为了物质上的荣华富贵而选择“渣男”。

沈琼枝连小妾都不愿做,若是她活在当今,那她是断然不会做“小三”的。小妾比“小三”地位还高呢,毕竟是过了门的。

沈琼枝的选择是聪明的,因为不管是做小妾还是做“小三”,过的都是没有尊严的日子,况且当容颜逝去,家里可能“小四”、“小五”就登场了……,剩下的只有悲哀。

所以杜少卿赞叹她:“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

逃离宋家之后,沈琼枝只身来到南京。

在这里她无亲无故,人生地不熟,靠什么活命呢?虽然随身带有一些银两,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这难不倒沈琼枝,因为她有手艺,还会写诗文。

“毗陵女士沈琼枝,精工顾绣,写扇做诗……”

她挂出招牌做起了生意,卖诗文和刺绣。渐渐地买的人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好。沈琼枝靠自己创业,过起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倘若沈琼枝没有这种谋生手段,她的结局又会怎样呢?

为了活下来随便嫁个人?不得已沦落风尘?亦或是当初就没有勇气离开宋家,留下来做个小妾?

不敢想象,但可以推断她的命运也许就彻底改写了。

沈琼枝的这段经历告诉我们,女性如果没有生存能力,就只能依附于他人,而依附于他人是没有尊严的。

人首先得活下来才谈得上尊严与人格,不管要施展怎样的抱负和理想,生存是第一位的。所以女性掌握一门赖以生存的技能,是人生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

先有眼前的苟且,才能追求诗和远方。

沈琼枝在人才荟萃的南京创业谋生,她为什么能站稳脚跟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她不但有技艺,而且技艺精湛。

她刺绣做得精美。

姚奶奶说:“沈姑娘出奇的针黹。昨日我在对门葛来官家,看见他相公娘买了一幅绣的‘观音送子’,说是买的姑娘的,真个画儿也没有那画的好!”

她做事的能力怎样呢?

从武书的话中可以知道她的诗口碑不错。杜少卿和武书去王府塘探访沈琼枝时,武书说:“……昨日因有人说起佳作可观,所以来请教……”

这里我们姑且把武书的话当做客套话,但从迟衡山的另一番话中仍可以推断沈琼枝的诗文是上乘之作。

迟衡山说:“南京城里是何等地方,四方的名士还数不清,哪个还去求妇女们的诗……”。

在文人墨客数不清的南京,竞争何等激烈,若不是好诗文怎能卖得出去?而且还有人上门求诗。书中写到:“沈琼枝自从来到南京,挂了招牌,也有来求诗的,也有来买斗方的,也有来托刺绣的……”。

生意还真不差,打脸迟衡山了。

前面迟衡山的话里有性别歧视的味道,他的潜台词就是:女性的地位和才能都是比男人次一等的。而沈琼枝却能以女性的身份在男权社会中与众多名士竞争,最后脱颖而出,实现自立。她取胜的法宝是出众的才能。

在当今社会,性别歧视多少还是存在的,求职过程中尤其明显。

如何应对这种不公的境遇呢?那就不妨学一学沈琼枝。

女性唯有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锐意进取,提升自己的

竞争能力,才能实现自立。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最后不得不依附于他人。

二、解决问题有勇有谋,精明干练

前面我们讲到,沈琼枝和扬州盐商宋为富订了婚约。父女两人来到扬州,在旅馆住下,只等宋盐商择吉过门。

可宋盐商并没有举行娶亲仪式,只是叫家人来旅馆,要把沈琼枝抬去宋家。父女两人这才发现被骗婚了,不是做正室而是做妾。

这门亲事还要不要做?沈父一时没了主意,便让女儿自己主张。

沈琼枝心里打定主意不去做妾。

在人生地不熟的扬州城,父女两人势单力薄,沈琼枝怎么处理这事呢?

沈琼枝道:“爹爹,你请放心,我家又不曾写立文书,得他身价,为什么肯去伏低做小!他既如此排场,爹爹若是和他吵闹起来,倒反被外人议论。我而今一乘轿子,抬到他家去,看他怎么样看待我。”

原本订好是做正室,来到扬州才发现是做妾。

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沈琼枝不但拿出了勇气,而且拿出了应对的策略,那就是不吵闹,“一乘轿子抬到他家去……”。

沈琼枝既然不愿做盐商的小妾,那到他家去做什么?要是换了别人,不愿做妾那就赶紧离开吧,免得节外生枝。沈琼枝没有离开,她心里憋了一口气,她要去找宋为富论理,要讨个说法!

所以进了宋府下了轿,沈琼枝一直走到大厅坐下,张口就质问道:“请你家老爷出来!我常州姓沈的,不是什么低三下四的人家!他既要娶我,真的不张灯结彩,择吉过门?把我悄悄的抬了来,当做娶妾的一般光景;我且不要问他要别的,只叫他把我父亲亲笔写的婚书拿出来与我看,我就没的说了!”

这番话何等铿锵有力,何等有气势!真是个敢作敢为的女子!

所以,“老妈同家人都吓了一跳,甚觉诧异,慌忙走到后面报与老爷知道……”

沈琼枝一进宋府就来了个下马威,面对这个咄咄逼人的女子,宋盐商不敢露面,只好使个缓兵之计,让沈琼枝先待在宋家。

沈琼枝是去还是留呢?

原本就是来论理讨说法的,目的还没达到怎么能走呢?

沈琼枝决定先留下再见机行事。

不料情况有变,宋盐商买通官府,把留在旅馆的沈父押解回常州去了。

沈琼枝已经猜出情况不妙,她决定逃离宋家。这并不是因为她失去了抗争的勇气,而是审时度势,而后顺势而为。

怎么逃呢?得有计谋。

既然是逃,就不能像进宋府时那样大张旗鼓,发生正面冲突。所以她“扮做小老妈的模样,买通了那丫鬟,五更时分,从后门走了……”

在异地他乡,沈琼枝孤立无援,但她只身一人便化解了被骗婚的危机。她凭借的是自己的勇气和智慧。

沈琼枝走的时候,还将屋里的金银器皿一并打包带走。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不妥吧?怎么能拿走人家的财物呢?

这有什么不妥的?若是处在沈琼枝的位置恐怕就会想:你宋为富把我骗来这里,一路舟车劳顿不说,还害得我无颜返回乡里,今后生活没个着落,你得赔偿我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损失!

有人又或许会说,要获得赔偿可以走正常渠道,让官府来审判呀。

这在当时可能吗?宋土豪只要花钱买通官府,便一切由他说了算。

所以拿走屋里的金银财物是沈琼枝审时度势后作出的选择。

这是偷窃吗?不是。这在今天叫做维权。

从这里可以看出,沈琼枝面对困难和压力,不仅敢于抗争,而且善于谋略,有勇有谋。

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善良,女人软弱就会被欺负,愚钝就会落入陷阱,所以面对困难不但需要勇气,而且需要智慧。做一个有勇有谋的女人,才能保护自己,立足于社会,否则,只能任人宰割,落个悲惨的下场。

三、遇事从容镇定,临危不乱

沈琼枝在扬州发现被骗婚后,没有哭天喊地,也没有惊慌失措乱了阵脚。她先是安慰了父亲,然后想好计策,只身闯入宋府欲讨个说法。

遇事如此冷静而有主见,即便在今天很多女性也未必能够做到。

沈琼枝去拜访杜夫人时,官府的两个差人追到杜家门外,欲将她拿到官府受审。

“娘子同姚奶奶倒吃了一惊。”杜夫人和姚奶奶都有些惊慌。沈琼枝却很镇定,她起身道:“这个不妨,差人在哪里?我便同他一路去。”

在她看来,这根本算不了什么事,去就去呗。

沈琼枝回到住处,两个差人拦在门口,想把她直接带走。沈琼枝质问道:“你们是都堂衙门的?是巡按衙门的?我又不犯法,又不打款案的官司,哪里有个拦门不许进去的道理!你们这般大惊小怪,只好吓唬那乡里人!”说着下了轿,慢慢地走了进去。

淡定自若,凛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分明是说:吓唬谁呢?当我没见过世面啊?真是小题大做。

自己没被吓着,倒把那两个差人镇住了,“两个差人倒有些让她。”

到了官府受审时,知县问她为何携宋家银两逃婚,沈琼枝不卑不亢,据理陈述,把被骗婚的经过和自己逃婚的原因一一道出。知县要求她作诗,她便“不慌不忙,吟出一首七言八句来,又快又好……”

不管遇到什么人和事,沈琼枝总能从容应对,化险为夷。

这应该得益于她自身的素质。她饱读诗书,有文化,有见识,才有了应对各种困难的能力。

试想,若沈琼枝是个目不识丁,孤陋寡闻的女子,遇到这些事,恐怕只有哭天抹泪,任人处置的份了。

人生路上会遇到各种风风雨雨,女性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练就处惊不变的能力,才能化解人生旅途中的各种难题,生活的小船才不至于倾覆。

吴敬梓似乎能够洞见未来,在他那个年代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现代女性的形象,沈琼枝就像一个穿着古代服装的现代女子。若她生活在今天,想必是成功的企业家、白领或科技精英之一。

沈琼枝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抗争精神。她生活在封建男权社会,却没有沦落到那个年代大多数妇女的悲惨命运,是由她自身的特质决定的。从她身上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有句话说得好,“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女性要获得美好的人生,就必须做自己的靠山,自尊自强,保持经济上和人格上的独立,在人生道路上不断修炼和提升自己的才情,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掌握了安身立命的本领,女性便有了不惧一切的底气。

有了这样的底气,才会有更多的梦想和追求,人生才得以升华……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