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大全网

当前位置: 生活知识 > 热点跟踪 >

身体不自觉的突然颤抖:为何有的人打架时会心跳加速、身体不自主

时间:2021-11-30 00:31人气:来源: 未知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们在社会生活当中,少不了与他人进行交往,那么在交往过程之中,一方面我们倾向于与人为善,尽量同他人和谐相处。但是在有些时候,也的确难以控制,最终导致我们与他人发生争执或是冲突。

这种行为其实是难以避免的,因为对于我们而言,并非只有融洽和谐的相处才是唯一的可能,很多时候冲突和争吵是难以避免的。

当大多数人遭遇类似的情景时,往往都会陷入一种比较激烈的情绪之中,一般表现为心跳突然加速、身体抖动幅度显著、身上不断出汗等。

那么这样的行为是否属于一种恐惧和害怕的表现呢?与人发生冲突时,这种表现又是否正常呢?


人体的应激状态

我们首先应该清楚一点,那就是像上文当中提到的那些身体不断发抖、心跳加速等表现,其实是人类的身体在面对一些突发的应激情况时所出现的常见表现。

在进化心理学流派看来,个体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内心一般会出现“应战”和“逃离”两种想法。

简而言之,当你与他人出现争执或是冲突时,身体立马会进入一种“应激”状态,转而进入之前说到的那种状态之中。就像是著名的“膝跳反应”一样,人体其实有很多类似的反应机制,本文想要解释的这种反应也是其中之一。

就像是膝盖受到击打时会不自觉的有反应,人们在处于激动情绪当中时,也一样会不自觉的变得难以控制,包括心跳加速和瞳孔放大等在内,这些都是人们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是生理层面的,个体往往难以控制。


所以没有必要认为这些反应就表示你胆怯了,这是正常的。

人们会错误解读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

除此之外,我们也常常会将一些身体发出的信号进行错误的解读。这一点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将“心跳加速、身体抖动、头部冒汗”等身体发出的信号,错误地当作是一种胆怯。我们一般都知道,人的心理情绪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在表现。

举个简单的例子,开心的人会哼歌,会开心地笑,会大踏步地走路;而悲伤的人则是颜面不悦、心有戚戚、步履沉重。当然,这种影响也是会存在相反的作用的。

在积极心理学流派看来,个体外部表现也会反作用于其心理情绪。当你不开心时,如果让自己做出开心大笑的表情,那么渐渐地情绪也会有一些好转。


相反,当情绪比较轻松的你做出一些愁眉苦脸的表情时,可能也会感到悲伤。

吊桥实验的启示

在心理学当中,还存在一个十分著名的“吊桥实验”,实验内容大致如下:一批研究参与者被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在地面上接受询问,另外一组则被安排在一个十分摇晃的吊桥上接受询问。

而且这么做的原因是并未对他们说清楚的,这些实验参与者都以为实验的目的只是询问那些简单的问题。负责询问问题的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性,实验结束之后,实验设计者询问他们是否想要得到这位美女考官的联系方式。

经过询问之后,众多男性参与者的回答表示,那些在摇晃不断的吊桥上参与研究的小伙子们更加倾向于得到美女考官的联系方式;而那些在地面上的小伙子们意愿则比较一般。


这是因为,处在摇晃的吊桥上的参与者们心跳加速,误以为自己是对异性的考官“心动”了,进而开始对其产生了感情。

这一实验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想要得知的这个问题有所吻合,处在冲突之中的人们就像是那组处在吊桥上的实验参与者一般,错将自己的反应当做是对对方的畏惧与胆怯了,二者本质都是错误地解读了身体发出的信号。

总而言之,身体会不时发出很多信号,这些信号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所以我们应该留意。但是一定要正确的认识,否则就会对这些信号产生“误解”。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