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地方找到了个还比较理想的工作,可是还没来得及找房子"、"第一次租房有点紧张,不知道价格怎么样,房子好不好?"、"付房租的话怎样才最合适?"
……
毕业季马上就要到来,意味着离校近在咫尺。所有的问题,都变得具象起来了。对这届应届毕业生来说,租到合适的房源是他们进入社会的"第一堂课",这堂课会让你学会提前规划、精打细算等等独自生活的能力。租房这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故事。
父母接济?"不想跟家里伸手要钱了"
"我电话里说实习存了点钱,爸妈反而更担心,希望我别硬扛。"对于马上就要毕业的万芸来说,已经到北京实习近半个月了,工资差不多4000。据万芸介绍,离开家之前爸妈就说要资助租房的钱,刚出家门,2万元就到账了。"
通过某平台上找的房屋租赁中介,万芸和大学室友在青年路附近合租了一间一居室,"房租押一付三,加上1个月房租的中介费,一下子拿出去了5个月的房租,交了快两万元,这房产中介挣钱真轻松,我都想转行了。"万芸表示,如果只靠自己的话,是真的没办法一下子拿出这这么多钱,父母的支援,让她的经济压力才有所缓解。
"父母赚钱也不容易,本来毕业了以为可以自力更生了,可谁想到房租就先给自己当头一棒,但除了让父母支援也没别的好办法,自己总不能因为要面子去借钱吧。"
房租瞬间花掉小1万元,压力太大,无奈"拆东墙补西墙"
然而对于刚进社会的毕业生来说,能像万芸一样有父母经济支援的还是少数。
资料显示,有八成以上的毕业生不得不靠自己解决房租,秦浩就是其中之一。"来上海第一个月,我在青浦新城找了一个合租单间,用信用卡付了房租。"秦浩说,房源位置离公司有很大一段距离,每天上下班通勤时间要将近4个小时。
"房租基本上都要押一付三,瞬间小1万块钱就这样花掉了,另外每个月水电燃气费大概200元,电话费及上网包月费200,通勤费、餐费大概每月1500元,再加上偶尔聚餐吃饭买点礼物,最低也要再花600元。"秦浩说,尽管在租房上委屈一下自己,但1万元不是小数,日常花销很大部分还是要靠各类贷款平台。
押一付三这一大笔支出让秦浩"压力山大",无奈只好开通了花呗和借呗,用花呗支付日常开销,每个月20号用借呗还信用卡,下个月15号再用工资还借呗。"分期付款、最低还款、拆东墙补西墙,感觉一边是房东在催我交房租,一边是马爸爸在盯着我还花呗,中间是空空如也的钱包。"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让秦浩非常没有安全感,秦浩苦笑说到:"有时候天真的想到把支付宝卸载了是不是就不用还钱了。"
租房靠自己,告别父母,告别花呗
同样是没有父母的支援,但却没秦浩那么"难"的小凌在租房时没有那么多困扰。
"还没毕业的时候,我就各路打听,师姐推荐我在一个长租平台上找房子,每年都会有一个专门对毕业生有优惠的'海燕计划',我在APP上认证了一下我的毕业生身份就先住后付了。"小凌介绍说, 不用一下子交很多钱,今年疫情原因,父母在老家经济压力也大,这件事没麻烦父母就解决了,感觉还挺好的。
在谈到顺利租房这件事有没有什么小诀窍时,,小凌介绍说,还是要多向"前辈们"请教,毕竟他们走过很多弯路哈哈,另外,还要自己多看看各个平台的活动,学会"薅羊毛",说白了,选对平台比什么都强。
"我在这个平台的APP上选了一间月租金为2960元的合租单间,参加'海燕计划'的应届毕业生可以先住后付,不需要押金,第一个月就是'0首付'。"小凌算了一笔账,"同样的一间房子,如果找房东直接租的话,需要押一付三,一下子拿出近12000元,找中介就更恐怖了,需要一次性交将近15000元。"
为了能"省的更多",小凌也对比了好几家长租公寓针对毕业生推出的活动,"其实有几家平台就是广告做的好,真到了交租金的时候,还是那么多钱,但是海燕计划是真的力度超大,而且对应的租期服务也细致很多。"
租房是毕业生变成"社会人"必过的一道难关,在大城市打拼不容易,如何能租到性价比高而且舒心的房子,也许大家看法不一,但是像小凌这样能多平台对比,仔细盘算的,是值得许多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学习的。最后,租房没那么可怕,选对方法是关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