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来了,外国人不让咱用筷子,认为咱用筷子会消耗大量木材,不利于环保,还有外国媒体附议,以上说辞似乎言之凿凿,有理有据,洋奴们紧张了吗?然而,在看我来,他们就是个弟弟。
为什么这么说?
外国人
要解释要解释这个问题,就得从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筷子,该怎么用筷子谈起,而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筷子,就要扯到数千年前,没有办法,咱的文化底蕴就这么深厚,随便拿出个东西就有数千年的历史,有数千年的说法。
一: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筷子的?
有这么一个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因时间太紧,煮熟的肉食、粟米无法等凉了再吃,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路边折个树枝,最原始的筷子就这么产生。
传说虽然没有依据,但,筷子产生于生产生活实践,是毋庸置疑的,据有关史料推算,早在距今8000到10000年前,西方大陆一片荒芜的时候,咱就已经有了农耕文明,先民们生产劳动中不断摸索, 已经形成以栗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和以水稻为代表的南方水田农业两大系统,简称北粟南稻。
大禹
粮食作物产生以后,因为当时生产力有限,无法满足普遍需要,为了节约粮食,最好的方法就是捣碎之后煮,但单一的煮又过于寡淡,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里面加一些野菜,加一些树叶,这种掺有野菜、树叶等食材的粥状食物,便称之为“茶”,最早的茶,至今西北一带流传的油茶等,与之相似,不过内容丰富许多罢了。
可问题是,这种茶怎么吃呢,直接喝,一则太烫,二来呢,里面有野菜,有树叶,咽不下去,只能将之捞起来食用,但该怎么捞,想一想,除了木棍还有比他更方便的工具吗?一根不行两根,最原始的筷子 便由此产生。
纣王
当然,这种说法跟传说一样,只是后人根据史料以及当时实际情况作出的一种大胆的推断,具体筷子产生的时间,已经无从查考,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
《韩非子·喻老》当中说: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什么意思?
纣王用了一双象牙筷子,他的叔叔箕子就有点害怕,至于箕子为什么害怕,暂且不用理会,要点是:“纣为象箸”,商纣王的时候就有了象牙筷子,有了筷子。如果说韩非子出生太晚,不足以证明商朝的事,那么。
1934年春,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梁思永﹑石璋如﹑刘耀等,在安阳殷墟西北侯家庄一带发掘出来的商王陵,称之为侯家庄商王陵区,便能很直观的说明这个问题。
商王陵
据研究,侯家庄商王陵区是商代后期商王武丁至帝乙、纣王时期的商王及王室成员的陵寝墓葬,它的发掘、研究,断断续续,前后历时29年,发掘面积近2万平米,共发掘出11座大墓和1200馀座祭祀坑,出土了很多珍贵文物,其中在1001号大墓中就出土了一双钢箸,钢制筷子。
这双筷子很了不起,一则将咱钢产生的时间推到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春秋晚期;二来呢,这双筷子到底是武丁、帝乙还是纣王使用的又有什么要紧,已经足以说明, 商朝晚期,咱就已经使用上了比较成型的筷子,距今已经3000余年,没有办法,事情就是这么尴尬,那么,筷子产生后就叫筷子吗,当然不是,古籍当中说的很清楚,它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二:筷子的发展
起初,筷子自然是就地取材的木棍,这是毋庸置疑的,别嫌木棍不干净,古人也没条件讲究,更何况,那时候哪有污染。
到了周,《礼记·曲礼》当中就可以明明白白的说: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
筷子
其中的梜(念“加”),就是筷子,羹里有菜,就必须得用筷子,没菜则不用。
也就是说,周朝的时候筷子叫梜,而且还在《礼记》当中很明确的提出他的用法,认为只有这样做才符合礼仪,已经足以说明,到了周朝,筷子基本成型。
其后呢 ,西汉汉元帝时期的黄门令史游在其著述的《急救篇》当中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东汉学者郑玄又在注解《礼记》时解释:梜,犹箸也。
什么意思?
二者综合下来,足以说明,西汉时期,筷子有梜或箸两种叫法,到了东汉,就完全称之为箸,梜是两根木棍,取义为“夹”,箸呢?
明朝大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箸》当中说:古箸以竹,故字从竹。近人兼用诸木及象牙为之矣。因为来自于竹子,所以称之为“箸”,事情就这么简单。
箸的叫法就一直这么延续下去,到了明朝,西门大官人与潘金莲吃酒时,还:却把袖子在桌上一拂,把那双箸拂落地……
之后的事情不用多说,最起码,明朝的时候筷子还叫做箸,但到了清朝,吴敬梓《儒林外传》中就可以写道:走堂的拿了一双筷子两个小菜碟又是一碟腊猪头肉。
虽然腊猪头肉是什么东西我可以假装不知道,但筷子已经出现,小说不会像史书那么考究,多少都会照顾点当时读者的习惯,从中既可以看出,到了清朝,筷子就明明白白的出现了。
西门大官人
而且出现的缘由,明朝学者陆容就在《菽园杂记》当中解释:吴俗舟人讳说,“住”与“箸”谐音,故改“箸”为“快儿”。
原来筷子的说法起源于南方,因为南方水手、渔民忌讳行船的时候说“住”,所以改称为“快儿”,取他个一帆风顺的意思,“快儿”因此推而广之,以后成了筷子,从此,筷子的叫法就流传下来,到现在都没改过。
三:筷子的讲究,以及该怎么用筷子
筷子的历史大概如此,更加令人尴尬的是,筷子在演变发展的过程中,不单全由木材做成,商朝就有了象箸、钢箸,后来还有了竹箸、骨箸、瓷箸、银箸等等,总之,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类型,简单一点,一根树枝一折,洗吧洗吧就能当筷子,复杂一点,什么象牙的,金子的、银子的由你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可问题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筷子才逐渐定型,那么,他中间有没有什么讲究呢?
舟人
不得不说,有,真有,而且还很有意思。
首先,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对应天圆地方;两根,象征着阴阳合一;拿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象征天地人三才;古代,筷子的标准长度为七寸六分,又代表人的七情六欲,仔细考究下来,简直处处都是玄机,处处都体现出古人朴素的天地观。
既然筷子有这么多讲究,那使用起来就不能马虎,必须得有一定的章程,于是,如何使用筷子,就这么来了。
那么,该如何使用筷子呢?
有人说了,拿起来夹菜加饭就行了,还能有什么章程,而这种说法,或者现在可以,古代是万万不行的 ,怎么个不行法,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使用筷子,居然有十二种忌讳,哪十二种,简单点说。
一忌三长两短,将长短不一的筷子放在一起,因为三长两短寓意很不吉祥;二忌仙人指路,拿着筷子指人,意味着你在骂人;三忌品箸留声,不停地嗦筷子,据说,这种行为比较下贱;
用餐
四忌击盏敲盅,用筷子时敲击碗碟,类似于乞讨;五忌执箸巡城,拿着筷子,菜碟里翻来翻去,意味着没有教养;六忌迷箸刨坟,参考五忌;
七忌泪箸遗珠,夹菜时手不利落,掉到其他菜碟里,也被认为无礼;八忌颠倒乾坤,筷子拿倒,象征饥不择食,没有修养;九忌定海神针,一根筷子插进菜盘,类似于骂同桌的人;十忌当众上香,给别人端饭时,将筷子插到饭中,什么意思,细品;
十一忌交叉十字,筷子交叉放置,等于对全桌人的否定;十二忌落地惊神,像西门大官人一样,将筷子不小心掉到地上,意味着惊动地下祖先,解救方法参考十一忌,赶紧对着自己用筷子交叉个十字,等于骂自己不是东西,如此一来,就会获得祖先的谅解。
看完这些内容,还敢说自己会用筷子吗,当然,其中有糟粕,也有精华,全部废弃以及全盘接收都不可取,需要有区别的参考学习。
咱们的筷子就这么复杂, 外国人还好意思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吗,还是先把自己的事儿处理妥当再说吧。
什么时候有筷子: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筷子的?该怎
麻烦来了,外国人不让咱用筷子,认为咱用筷子会消耗大量木材,不利于环保,还有外国媒体...
(200)人阅读时间:2021-11-26什么房不能住人谜语:死过人的房子真的不能住吗?看完
阅读前,请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每日佛语”,再点...
(200)人阅读时间:2021-11-26什么情况导师会主动联系学生:18准研究生:如何巧妙联
什么情况下被公司辞退没有赔偿: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被
劳动者被辞退是否能拿到补偿,取决于公司辞退的理由。
(200)人阅读时间:2021-11-26
什么情况下开除员工不用赔偿:公司开除员工为什么要员
目的只有一个,省钱!公司开除员工最高需要支付赔偿金,而员工自己辞职,大多情况下...
(200)人阅读时间:2021-11-26